讓更多鄉親嘗到葡萄的甜蜜(講述·一輩去九宮格子一件事)_中國網


人物小傳

海力其汗·玉素甫,1947年3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推廣研究員。從事葡萄種植技術研究推廣50余年,她突破了吐魯番葡萄傳統種植方法四五年才能掛果的技術瓶頸,大幅提升葡萄種植畝產,助力農民增收。她曾榮獲全國農村科普先進工作者、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等榮譽。

“多余的枝條要修剪掉,讓葡萄多通風”“掛果太多的地方,要剪掉一些,讓營養更好地供給留下來的葡萄,這樣的葡萄質量才會更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東會議室出租門村的一片葡萄園里,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為幾名葡萄種植戶講解田間管理技術。她便是吐魯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交流心農藝推廣研究員海力其汗·玉素甫。自1968年開始,她堅持從事葡萄種植技術研究推廣50余年。“葡萄快要成熟上市了,看瑜伽場地樣子,今年收成不錯!”她說。

研究了一輩子葡萄,從吐魯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退休后,海力其汗在自己家所在的東門村種了一片試驗田,義務向種植戶們傳授技術。

“看到誰家葡萄地里有人,就過去講講田間管理技術”

說起葡萄,很多人會想起吐魯番,一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更是廣為傳唱。如今,吐魯番的葡萄種植面積達55萬畝,僅高昌區就有25萬多畝。但誰能想到,1979年,吐魯番的葡萄種植面積僅有4萬多畝。因為四五年才能掛果,產量上不去,農民種葡萄的積極性不高。

于是,推廣新技術提高產量,進而讓更多農民種葡萄,成為發展葡萄種植產業亟待解決的難題。1979年,懷揣著一份熱忱,海小樹屋力其汗主動承擔起前往亞爾鄉(現亞爾鎮)推廣葡萄種植技術的任務。

“要讓農民相信我,得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海力其汗在當地建起了一個小示范園,一邊進行優化葡萄種植技術的試驗,一邊辦現場學習班推廣新技術。

起初,海力其汗說破了嘴皮子,也沒人愿意來聽課。

“三四年不掛果,我們咋生活?”不愿種的人這樣說。

“我就是種葡萄的,你的經驗能比我多嗎?”正在種葡萄的人不相信她所說的“新技術”。

面對質疑,海力其汗沒有氣餒。通過科學的田間管理,僅用了3年時間,她的示范園就掛果了,比當地種植戶按傳統辦法種了七八家教年的葡萄園畝產還要高。種植戶們對她豎起了大拇指:“以后我們就按你的方法來種。”

當年,亞爾鄉新增葡萄種植面積就達到6000多畝。“我常騎著自行車挨個村子轉,看到誰家葡萄地里有人,就過去講講田間管理技術。”在海力其汗的帶動下,通過改變葡萄架的搭建方式等,葡萄種植株數從每畝30株提高到90株,畝產大幅提升。

“用心養葡萄,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

幾十年過去,海力其汗已滿頭銀發,但她推廣葡萄種植技術的腳步從未停歇。走在路上,還經常有種植戶主動請她去自家葡萄園里指導幫助。

海力其汗經常跟種植戶說:“要用心養葡萄,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肥料給少了、不按時澆水等等,都會影響葡萄產量。”

1988年,當地一些農民使用了未經檢驗的農藥,導致葡萄葉大量枯黃,500多畝葡萄面臨絕收的風險。聽到這個消息,海力其汗趕緊去了解情況。經過分析研究,她提出了4項措施,并挨家挨戶傳授方法,最終保住了收成。

2010年,海力其汗退休了,但忙慣了的她根本閑不住,一邊在東門村23畝葡萄試驗田里試種新品種,一邊義務為葡萄種植戶提供農技服務。

如今,海力其汗家屋后種滿了不同品種的葡萄。“我試種了50多種葡萄,26個品種試種成功,其中8個品種被推廣種植。”海力其汗說。

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需求的增加,海力其汗鼓勵農民開展綠色種植。2020年,當地果農帕它爾·克依木家的5畝葡萄共掙了4萬多元,他在海力其汗的建議下買了一群羊。“羊群能夠提供有機肥,成本低,種出來的葡萄質量更好、價格更高。”海力其汗解釋說。在帕它爾的帶動下,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了綠色種植道路。

“讓更多人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

大概10年前,一對從火焰山趕來的農民夫婦從海力其汗的葡萄園中帶走了8株新品種的葡萄苗。第二年葡萄成熟的時候,夫妻倆帶著一筐葡萄來看她。感動之余,海力其汗想:“農民對葡萄栽培技術的需求這么強烈,我得通過多種方式,讓更多人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

一年四季,到海力其汗的葡萄園里學技術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從葡萄開墩、澆水到抹芽、施肥、修剪等每一個步驟,海力其汗都耐心地講解,直到教會大家。

在海力其汗的帶動下,當地很多婦女走進了葡萄地,從事葡萄栽培工作。“現在大家科學種植的意識提高了,剪枝、施肥都不用我提醒,產量也慢慢提高了。”海力其汗說。

在海力其汗家的葡萄試驗田里,記者遇到了正在清理園子的吐爾遜古麗·努榮。“她已經在葡萄園干了很長時間,現在走出葡萄園,大家都搶著請她去做技術指導呢!”海力其汗說,自己帶出的女徒弟不少,幫助很多農民實現了科學種植、增收致富。“我還要繼續研究葡萄新品種,讓更多農民依靠技術致富,品嘗到葡萄帶來的甜蜜。”

不論寒暑,農藝推廣員都要經常往鄉村跑,只要村民遇到技術上的難題,就必須及時趕到田間地頭去解決。做農藝推廣工作非常不容易,海力其汗經常忙得顧不上回家。

“地里的新葡小班教學萄品種發芽了,媽媽會發自內心地開心。”海力其汗的大女兒西仁古麗說,她和妹妹胡西旦深受母親的影響,考大學時都選擇了農學專業。

如今,西仁古麗在高昌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胡西旦也進了吐魯番市農科所。“我們要像母親那樣,推廣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雖然很辛苦,但看著農民豐收,就會很有成就感。”胡西旦交流說。

記者手記

把農業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農藝推廣是個慢活,也是細活,更是技術活,既要自己研究透、有辦法,又要讓農民聽得懂、學得會。海力其汗扎根基層50多年,用“做給你看”的辦法,手把手地把技術教給農民。功夫下到了,產量上來了,農民自然就相信她了。“種葡萄是我一輩子鐘愛的事業,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海力其汗說。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撐,更需要像海力其汗一樣的基層農業科技人才。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一大批有能力、有技術的農藝推廣員正活躍在田間地頭,為農民增收致富貢獻自己的力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