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峰(1903—1976)是中國有名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家、詩人、作家、翻譯家、編纂出書家與魯迅研討專家。他的同事與友人,同時也是文藝實際家的敏澤師長教師曾如許悲悼他:
赤忱耿耿,高節亮風,青松立雪峰,雖無金石壽,品德文章垂千秋
忠義凜冽,高手章華,白玉映塵沙,但無為黨心,星海銀河寄精力
寥寥數語,學養、品德與黨性呼之欲出,不由令人回想起馮雪峰一路走來的人生過程——從一個田舍郎弟,到一位佈滿浪漫情懷的湖畔詩人,直至生長為一名文藝家與文藝界引導人。這不只是小我生長的傳奇故事,更是在20世紀反動實行里中國常識分子生長史與精力史的盡佳范例。他的人生過程、文學創作與實際不雅點,無不映射出時期變遷的軌跡,更表現出反動偉力之于小我、文藝甚至國度社會的深入重塑。
反動初心的鑄造
1903年6月2日,原名馮福春的馮雪峰誕生于浙江義烏的一個農人家庭,小大年紀便上山放牛割草,直到9歲才在祖父的保持下,得以到鄰村私塾唸書,之后又轉進義烏縣立小學。1918年,他以優良成就從小學結業。1919年春,馮雪峰瞞著家人考進金華中學,之后又考進浙江第七師范黌舍。五四活動迸發后,七師也動員罷課風潮,馮雪峰滿懷熱忱地投身此中,成果被黌舍解雇學籍。1921年秋,他轉進浙江省立第一師范黌舍,開啟本身自力的人生途徑。也恰是在這段肄業歲月里,他把本身的名字由“馮福春”改為“馮雪峰”。他固然逐步生長為一名常識分子,但正如其所誇大,他身材中一直流淌著的是農人的血液。
在浙江一師肄業時代,馮雪峰參加由汪靜之和潘漠華倡議,趙平復(柔石)、魏金枝等舞蹈教室文學喜好者介入的晨曦社,并獲得朱自清、葉圣陶等導師的指導。1922年4月,他又與潘漠華、汪靜之、應修人結成湖畔詩社,出書《湖畔》詩集。朱自清評價“真正收視反聽做情詩的,是‘湖畔’的四個年青人。他們那時辰差未幾可以說生涯在詩里”,并以為馮雪峰“明快多了,笑中也可有淚”。湖畔詩社諸君善於書寫以戀愛、弱者為題材的詩歌,在藝術技法上博采平易近間、傳統與異域詩歌之長處,在逃韻、音節、節拍的斟酌上為古詩成長作出進獻。
1922年,“湖畔詩人”馮雪峰(右)、潘漠華(中)、汪靜之(左)三人合影
1924年,馮雪峰由郭沫若先容到上海中華學藝社幹事務員,后經柔石先容到浙江慈溪縣立男子小學代課。1925年,馮雪峰離開北京,邊打工邊在北年夜旁聽,同時共享空間自修日文。他自述道:“在一九二五至二七年之間,我在北京過那時所謂的流落生涯,已經走進北京年夜學的教室聽過幾回魯迅師長教師的授課。”此時的他雖生涯艱苦,但所幸身邊繚繞著一群好伴侶,包含柔石、潘漠華、張天翼、王魯彥等。他們彼此認同,相互支撐,組成了一個文學青年的配合體。
五卅活動深深地影響了馮雪峰的不雅念,同時文藝界也發生清楚無產階層文學與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的需求。1926年至1927年間,馮雪峰以“畫室”為筆名,從日文翻譯并出書了《新俄文學的曙光期》《新俄的演劇活動與舞蹈》《新俄羅斯的無產階層文學》等著作,先容和研討蘇聯文學與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以此倡導無產階層文學。之后發明社、太陽社鞭撻魯迅時,他仗義執言寫出有名的《反動與智識階層》,便表現出蘇聯文論的影響。1927年四一二反反動政變后,李年夜釗的殉難深深地安慰了馮雪峰,于是他在反動的高潮之際決然進黨。是年末,他因在被檢查的譯稿上寫有“這本書獻給為共產主義而就義的人們”而被通緝,南逃至上海。在上海,他一邊保持翻譯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一邊尋覓黨組織。次年7月,馮雪峰回到義烏,恢復了黨組織關系,任城區支部書記,而他的公然成分則是義烏縣立初中國文教員,經由過程在提高先生中組織唸書會,先容和傳佈馬克思主義。
翻譯、組織與創作的多面手
1928年11月,馮雪峰重返上海,并于12月迎來人生的嚴重轉機點——經柔石先容熟悉魯迅。如論者所言:“可以或許和魯迅相知訂交,無疑是馮雪峰平生中最為主要的事。榮也好,辱也好,興也好,衰也好,他命運走向的轉變,簡直都是以而產生。”
1931年4月20日,為留念《前哨》出書,馮雪峰與魯迅兩家人攝于上海
馮雪峰往見魯迅的初志之一,即是想磋商編一套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翻譯叢書。1929年前后,馮雪峰便在魯迅的支撐下主編了“迷信的藝術論叢書”,共出書8種,此中他自己翻譯了4種,包含《藝術與社會生涯》(蒲力漢諾夫著,水沫書店1929年8月版)、《藝術之社會的基本》(盧那卡爾斯基著,水沫書店1929年5月版)、《文學評論共享會議室》(梅林格著,水沫書店1929年9月版)與《作家論》(沃洛夫司基著,昆侖書店1929年5月版,后改題為《社會的作家論》,光華書局1930年3月版)。與此同時,他還為陳看道主編的“文藝實際小叢書”翻譯了《藝術社會學底義務及題目》(弗里契著,年夜江書展1930年8月版),為“文藝實際叢書”翻譯了《古代歐洲的藝術》(瑪察著,年夜江書展1930年6月版)。此外,他還翻譯過高爾基、法捷耶夫、羅曼·羅蘭、躲原惟人、卡爾·李卜克內西等人的部門文藝闡述。馮雪峰的這些翻譯結果,對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的成長起到了宏大感化。好比,丁玲就曾回想:“也頻在二八年、二九年讀了大批的魯迅和馮雪峰翻譯的蘇俄文藝實際冊本,進而讀了一些社會迷信、政治經濟學、哲學等書。他對反動逐步有了懂得,逐步左傾,二九年寫了《到莫斯科往》,三〇年寫了《光亮在我們的眼前》。”
總的來看,從1929年至1933年,馮雪峰的重要精神放在上海地下黨的反動運動,兼做文藝任務。他的重要義務之一是與魯迅聯絡接觸,受黨委托與魯迅商談成立左聯。1930年2月16日,他與魯迅、柔石餐與加入左聯準備會議,會后協助馮乃超草擬左聯綱要。3月2日,馮雪峰餐與加入了左聯成立年夜會。隨后,他在《萌芽月刊》以《藝術構成之社會的條件前提》為名,選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評〉導言》;在影響很年夜的《開荒者》上以《論新興文學》為題,節譯列寧《黨的組織和黨的出書物》。作為右翼文藝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翻譯家、實際家,馮雪峰對晚期右翼文藝活動作出了宏大進獻,直接影響了右翼文壇的成長。好比,1930年至1934年間,馮雪峰曾以列寧文藝思惟作為領導,三次介入關于文藝民眾化題目的會商。在左聯時代範圍最年夜的一次文藝論爭中,魯迅、瞿秋白、馮雪峰、周揚等在與“不受拘束人”和“第三種人”的論辯中,也是依據列寧的闡述,批評“文藝不受拘束論”等不雅點。馮雪峰對“第三種人”采取以斗爭求連合的戰略,力求改正“左”傾宗派主義和關門主義過錯。
這一思緒也貫串在馮雪峰其他的組織實行任務中。他盡力爭奪到魯迅、瞿秋白和茅盾三人對左聯的支撐,在他們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左聯正式成立之前,他已開端主編《萌芽》,后將之成長為左聯機關刊物,努力于先容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和本國無產階層文藝。他還提議開辦《斗極》,連合了一批提高作家,并非常器重頒發青年作家的作品。可以說,如沙汀、艾蕪、艾青等新人的生長與馮雪峰的愛惜是分不開的。他還把在工農兵中培育無產階層作家,組織工農兵通信員活動視為主要義務。
1933年年末,馮雪峰達到蘇區,歷任瑞金中心黨校教務主任、副校長。在中華蘇維埃全國代表年夜會上,馮雪峰被選為中華蘇維埃當局中心履行委員會候補中心履行委員。在此時代,他與毛澤東同道來往甚密,對魯迅的見解頗多共鳴。1934年10月長征開端,馮雪峰全部旅程餐與加入。達到陜北后,馮雪峰先調至陜北黨校,1936年春又隨中國國民赤軍抗日前鋒軍度過黃河東征抗日,任任務組組長。同年4月,他從瓦窯堡動身到上海,持續從事地下任務,包含樹立機密電臺、向上海各界宣揚黨的同一陣線政策、尋覓上海地下黨組織,并且治理文藝界任務。他在上海向魯迅、茅盾先容赤軍長征的情形,還在魯迅家中為史沫特萊先容赤軍情形,又將埃德加·斯諾先容到中共西安聯絡站,盼望兩位作家把赤軍和蘇區的業績寫成作品,后來公然有了《中國的戰歌》與《西行漫記》兩部作品的出生。
為了在文藝界貫徹抗日同一陣線政策,馮雪峰與魯迅、胡風、茅盾配合提出“平易近族反動戰鬥的民眾文學”標語,並且“民眾”二字恰是他加出來的,以改正“國防文學”標語在階層態度上的含混性。在“兩個標語”的論爭中,馮雪峰一直苦守同一陣線,對的闡釋兩個標語之間的關系,終極促進《文藝界同報酬連合御侮與談吐不受拘束宣言》,標志著文藝界抗日平易近族同一陣線的初步構成。之后,他還以“呂克玉”為筆名,頒發《對于文學活動幾個題目的看法》,批評文學實際上的機械不雅點,這些運動無不具有深遠影響。這場年夜範圍的論爭直到1936年10月魯迅病逝才基礎停息。馮雪峰代表黨中心組織魯迅治喪任務,并在隔年的一周年事念會上,作了題為《魯迅與中公民族及文學上的魯迅主義》(進集時改為《魯迅論》)的講話,對魯迅的文學成績與戰斗精力賜與了高度評價。
第二次國共一起配合會談時代,馮雪峰不克不及接收中共代表團的一些看法,包含撤消蘇維埃政權、改編赤軍等,與代表團產生爭持。之后,他選擇分開上海任務職位,回故鄉靜心創作以長征為主題的長篇小說。這也反應出馮雪峰頑強直爽的性情本質。1937年至1940年間,他創作了以長征為主題的小說《紅進記》,但遺憾流失,唐弢在其悲悼會上感嘆:“一身硬骨頭石壁鐵窗靈山詩卷傳衷曲,千載痛苦衷雪山草地盧代墨痕付劫灰。”除了小說,在此時代馮雪峰還撰寫了《關于藝術“民眾化”——答年夜風社》《論典範的發明》《論抽像》《文藝與政論》《平易近族性與平易近族情勢》《過渡性與首創性》等論文,從美學與汗青相同一的視角研討文藝,標志著他文藝思惟的進一個步驟成長。
在實行中生長的實際家
1941年皖南事情后,馮雪峰不幸被公民黨拘捕,軟禁于江西上饒集中營。從被捕至1942年11月以治病名義保釋出獄,他的詩歌創作迎來繼“湖畔詩人”之后的第二個飛騰,保存至今的共有39首獄中詩。這是以性命與崇奉鑄造出的特別詩篇,亦為反動時期的可貴精力寫照。這些詩篇于1943年在重慶結集出書,詩作名為《真正的之歌》,那位曾在湖畔吟詠戀愛的年青人,現在已幾經錘煉,生長為一名共產主義兵士。出獄之后直至1949年上海束縛,馮雪峰在創作上屢獲豐產,創作出大批雜文和寓言,編述《百喻經故事》近百篇。他的一些主要文章也頒發于這一時代,包含《論平易近主反動的文藝活動》《魯迅回想錄》《題外的話》《悼朱自清師長教師》《魯迅和俄羅文雅學的關系及魯迅創作的自力特點》等,此外還有多部實際集與翻譯集,并編纂了《丁玲文集》。
詳細來說,馮雪峰的雜文創作始于左聯時代,集中寫作倒是在40年月。從上饒集中營取得保釋后,他開端為《西北日報》的副刊《筆壘》創作,三年時光里出書了《鄉風與市風》(重慶作家信屋1944年11月版)、《有進無退》(重慶國際文明辦事社1945年12月版)與《跨的日子》(上海國際文明辦事社1946年9月版)。馮雪峰以為雜文包含萬象、直抒胸臆,頗富戰斗性與思惟性。朱自清評價其雜文“顛末本身的實在的思考,鍛造本身周密的說話,便跟機械的公式化的說教年夜相徑庭,而成績了他的創作”,並且浮現了“新風格”,“這種新風格不像小品文的輕松、風趣,可是堅持著親熱;沒有譏諷文的尖利,可是堅持著深入,而加上暖和;不像長篇論說文的明快,可是不讓它的寬大和準確”,因此“充足的睜開了雜文的新性能”。這段話不只是對馮雪峰雜文創作的懂得,何嘗又不是對馮雪峰其人的懂得?他恰是如許一位深入嚴謹、暖和親熱卻又直爽寬宏的兵士,其人其文可謂相互成績。
馮雪峰也是無產階層文藝實際家,這時代出書文藝專著《過去的時期——魯迅論及其他》(上海新常識書店1946年版)、《論平易近主反動的文藝活動》(上海作家信屋1947年版)與《雪峰文集》(上海春明書店1948年版)等。這些文藝實際著作闡述的重中之重,即是實際主義實際,馮雪峰對文藝與生涯、文藝與政治、客觀與客不雅、世界不雅與創作方式、作家與國民、平易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等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的最基礎題目提出了精辟看法,這代表了那時國統區文藝實際界所到達的程度。簡言之,馮雪峰以為實際主義并無固定形式,而是跟著分歧前提有所成長。他誇大要摸索實際主義與中國傳統、世界文學之間的關系,但條件和基本必定是平易近族特點、中國特點與中國化。如他指出:“我們的實際主義,是以,就以魯迅師長教師為代表,取法著或承襲著十九世紀世界文學的主潮,但是更在平易近族實際的反動斗爭的地盤上,如許發展起來的。固然我們還沒有很是雄年夜的生長,但在基礎上,我們卻開首就取著反動的性質和新的成長的途徑。”這種戰斗的實際主義發生于平易近族實際的反動斗爭。他將從“五四”開端的文學活動分為四個時代,分辨是1918年至1924年、1925年至1927年、1928年至1936年、1936年至1945年,貫串四個時代的主軸是反帝反封建的平易近主主義思惟,這就從最基礎上差別于中國古典實際主義、本國批評實際主義和社會主義實際主義,屬于反動的實際主義。可以說,馮雪峰的文藝思惟合適那時的現實情形,這也是他文藝實際的主要特色。作為內涵于反動過程的“反動之子”,他的思惟不雅點與其詳細實行密不成分,或許說,小樹屋恰是從其豐盛的經歷與感觸感染中總結而來的。對此,他有著高度自發:“實際的運動是實行的運動。”
馮雪峰對實際主義實際的體系梳理,也恰是在總結各方面、各階段實行的基本上,進一個步驟深刻實質的,如他總結:“實際主義的精力——即從實際(客不雅)動身而不有所掩飾或客觀地往看實際的那種嚴厲的、客不雅的立場,對于實際的察看的深入性和詳細性,以及把文學的基本和美學不雅點的基本放在對于實際之客不雅的、真正的的描述上,等等,——是實際主義的基本,曩昔實際主義的特質就樹立在這下面,它的一切特征也都從這里發生和動身的。社會主義的實際主義繼續了這個基礎的對的精力,但從無產階層本身的辯證唯物論和本身的汗青實行義務動身,起首是在最基礎的宇宙不雅上加以改革,即把它從曩昔實際主義的某些唯心論的、半唯心論的基本上移到完整的徹底的唯物論的基本下去。”馮雪峰的過人之處,在于他一直可以或許衝破簡略的文藝東西論,從文藝自己的紀律來闡述文藝與政治、生涯的關系,否決把文藝簡化成政治道理或標語的復述。是以,他非常重視否決公式主義、機械不雅念論與客觀教條主義,指出作家需求把政治不雅念化為文學,假如疏忽對生涯與牴觸的深刻發掘,作品也將變得窘蹙、沒有思惟,沒有沾染力的同時也就損失了戰斗性。
1949年6月下旬,馮雪峰作為團長率領華東代表團赴京餐與加入第一次全國文代會,9月餐與加入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10月1日餐與加入了建國年夜典。1951年,他從上海文聯調至國民文學出書社任社長兼總編,后兼《文藝報》主編,11月率中國作家拜訪莫斯科。1953年,他在全國文學藝術任務者第二次代表年夜會上出任作協副主席,后任作協黨構成員。馮雪峰是中華國民共和國成立后文藝界的主要引導人之一,一直保持從生涯動身的、“狹義的”實際主義途徑。他否決由引導規則主題、打算性情,然后作家依照唆使舞蹈教室體驗生涯、尋覓資料的創作套路。與此截然相反,他誇大的是主客不雅的同一,作家應當實際主義地搏鬥實際斗爭:“說到實際主義地搏鬥,那就不容存有某種的隔離或虛假的立場,不克不及不真正的地深刻實際的社會生涯和斗爭,而在斗爭的猛火中也不克不及不燒焚著本身,又發展著本身。”
作為精力資本的狹義實際主義
中華國民共和國成立后,馮雪峰的重要精神放在了編纂出書工作上,收拾出書了大批古典文學著作和反動義士遺著,如方志敏的《心愛的中國》四卷本、《瞿秋白選集》等。他親身掌管編注十卷本《魯迅選集》及《魯迅譯文集》等24種注釋單行本。在魯迅研討方面,他也有很深的成就,初次體系闡述了魯迅與蘇俄文學、歐美文學與古典文學的關系,難怪乎許廣平稱他為魯迅遺產的“通人”。他對杜鵬程、朱正等年青作者、研討者也多有愛惜扶攜提拔。此外,他還于1950年創作了腳本《上饒集中營》。
1951年6月4日,馮雪峰被中心國民當局文明部、出書總署聘請為國民文學出書社社務委員的聘請書
1954年10月,關于《紅樓夢》研討題目的批評睜開,馮雪峰被解除《文藝報》主編職務。1955年,他又遭到胡風事務連累,1957年被劃為“左派”。在此時代,他仍謹小慎微地從事編纂工作,預備相干資料著手編纂《郁達夫全集》。1965年,他赴河南安陽餐與加入四清活動。1969年,他被下放到湖北咸寧文明部“五七干校”,1972年回京后,除寫作《小地獄》外,他將所有的重心放在魯迅著作的收拾研討上,與孫用一起配合校正《魯迅日誌》,并為培育下一代魯迅研討者持續傾瀉血汗。
1976年1月31日,馮雪峰因病往世。1979年4月,取得平反。同年11月17日,在馮雪峰同道的悲悼年夜會上,悼詞稱他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黨員,有名的文藝實際家、作家和詩人”,這是一份遲來的確定,也是一份公平的評價。合而不雅之,馮雪峰的生長史與性命史,與全部20世紀洶湧澎湃、篳路藍縷、改天換地的反動實行密不成分,只要在汗青變遷之中才幹深刻懂得他們這代文藝實際家與文藝界引導人的精力世界與價值尋求。此中所儲藏的思惟資本與可貴經歷,在現在的年夜變局時期,尤其需求被持續器重與總結。
[本文為中國藝術研討院科研項目“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中國化過程研討——以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家為中間”(2020-1-8)的階段性結果。作者單元:中國藝術研討院馬克思主義文藝實際研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