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農人“評職稱甜心寶貝S包養網”——甘肅民樂激發鄉村一線人才活力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713fff69dc41.60706676.

日前,甘肅省包養網張掖市民樂縣200多名農民迎來了一件大喜事。記者從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去年該縣開展農村實用科技人才職稱評審中,7包養網名農民評定了農村科技實用人才副高職稱,15名農民評定了中級職稱,200名農民評定了初級職稱。

聚焦農村科技人才職稱評審中“天花板”問題,包養網近年來包養,甘肅省民樂縣建立鄉村振興一線優秀科技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激發鄉村振興一線人才活力,選拔培養的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土專家”“田秀才”,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崇尚科技,獲職業農民的“高級”認證

在民樂縣新天鎮李寨村聯體鋼架拱棚內,包養李興杰正在對包養菜農們進行指導。

在民樂縣新天鎮李寨村,“菜書記”李興杰小有名氣。這個生于20世包養網紀60年代、自稱“土里土氣”的大棚蔬菜種植大包養戶,如今又有了包養網一個新身份——高級職業農民。

2016年,李興杰帶領村民建起120座溫室拱棚,并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領當地群眾發展蔬菜產業,開展農民教育培訓,用“教育+產業包養”模式幫助當地農民打開致富門。

如今,合包養作社種植的高原夏菜因品質好、耐儲存,深受廣大客商和消費者青睞,產品暢銷包養20多個省市,部分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

崇尚科技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共識,也成為這一群體的共性特征。

以民樂縣高級職業農民楊學海為例,他和李興杰一樣,最初也是磕磕絆絆,后來悟出一個道理:必須依靠知識和科技種地。楊學海將自家的種植品種全部更新,又陸續流轉了村上的土地包養網,規模擴大的同時,效益也在不斷攀升。就在前些天,他也如愿獲得了職業農民的“高級”認證。

“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現代農業要求‘專業人做專業事’。職業農民就是以種地為職業,用專業水平讓土地發揮出最大效益。”楊學海說。

政策傾斜,培養扎根鄉村的熱情

讓“新農人”拿到職稱包養網“官方認證”只是第一步,如何讓他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領頭雁”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更多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才是關鍵。

為此,民樂縣持續推進農村實用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包養網作,積極挖掘農村專業技術人才,使一大批“田專家”“土秀才”包養獲評農村實用人才包養網技術職稱,通過給予更多的技包養網術服務包養網、項目合作、銀行貸款、產品推介、財政扶持等獎勵補助和政策傾斜,讓農民職稱真正具有吸引力,進一步激發他們扎根鄉村的熱情。

“選育人才和種莊稼是一個道理。開包養展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實質上是選拔一批優秀的農包養包養民作為‘種子選手’,通過科學培育、精心照料,不斷促使其發芽、開花、結果,等到秋季,這一茬‘莊稼’就會‘五包養谷豐登糧滿倉’。”民樂縣人社局副局包養長張秀玲說。

“鄉村振興,農民既是受益包養者也是主力軍,要為活躍在廣大農村作出重大貢獻的‘土專家’‘田秀才包養網’‘鄉創客’等專業技術人才打通職業農民的成長之路。”民樂縣人社局局長韓延俊表示,民樂縣將充分發揮職稱評審的正向激勵作用,助力壯大愛農業、懂技術、善創新包養的新型包養網職業農民隊伍,為破解鄉村振興包養網人才瓶頸注入源頭活水,為鄉包養網村振興拓寬引才之路。(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王曉涇 宋建紅)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